静电的产生机理
众所周知,包装印刷行业所用的材料,如纸张、塑料、油墨、粘合剂、导辊(其中有些是阳极氧化产生氧化铝),都是绝缘体;印刷、复合、复卷、切割等过程都是高速下摩擦、接触、分离的“表面”工程。而在不同种类的绝缘材料快速摩擦、接触、分离的过程中,吸收电子能力强的材料由于获得电子而带负电荷,另一种材料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。静电的产生主要与绝缘材料的化学成分、分子结构、机械性能、光滑度、电气性能、环境温湿度、外部机械作用如接触压力、摩擦分离速度等因素有关。不同种类的薄膜、接触类型、接触时间、接触面积和分离速度会导致不同的静电放电时间和电压。比如电性能越好的材料静电强度越大;同样的材料之间也容易产生静电。比如聚乙烯薄膜等两种紧密接触的塑料材料快速分离时,瞬间产生的静电可达一万伏以上。此外,不含水分的液体和气体很容易带静电。印刷材料中的纸张、塑料、油墨、印版(如柔印版)对电子的亲和力不同,在印刷过程中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相互紧密接触,高速快速分离,完全满足产生静电的条件。所以在印刷过程中,几千伏的静电很容易积累和放电。特别是在纸塑材料的制造过程中,由于颗粒材料、熔体与螺杆、机筒、模口(模唇)之间的摩擦,以及卷绕辊与导辊之间的摩擦,会积累静电。静电在逃逸之前会被卖给包装印刷厂,在印刷、复合等加工之前会被充电,这就为静电的不断积累和释放提供了条件。塑料材料的充电规律是:如果塑料的功函数大,就容易带负电;如果它的功函数小,就会带正电荷。在常见的塑料材料中,功函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PP、PE、PS、PVDC、PET、纸、AL(铝箔)、PA。即PP、PE容易带负电,PET、纸、AL(铝箔)、PA容易带正电。
静电的危害
一旦带静电,会带来打印问题。第一,在静电的作用下,纸被牢牢地吸在纸和纸之间,无法整齐。在打印过程中,由于静电吸引,单张纸被牢牢地贴在一起,有时两张,有时几张,有时一叠纸很难分开,导致分纸嘴吸不住纸,严重影响打印效率。在塑料材料的彩色印刷过程中,由于静电放电,经常发现毛刺状油墨溢出,印刷晶体边缘套印偏差增大。油墨产生的静电会造成浅网或漏印;塑料薄膜和油墨吸收环境中的灰尘、毛发等异物,容易出现刀丝等质量问题。在复卷、分切、制袋过程中,静电放电会破坏设备的光电校正系统和电磁控制系统。高达数万伏的静电放电极易点燃有机溶剂,引发火灾事故。特别是包装材料会因吸附异物而污染被包装产品;客户使用时自动灌装效率降低;包装洗衣粉、药品、奶粉等粉状产品时,由于粉末吸附在袋口,无法保证密封强度。
本文出自:沈阳纸箱厂 http://www.syszxc.com 转载请注明 |